切换到宽版
  • 19582阅读
  • 14回复

献上大量C++学习资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郁闷的猪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6-07-26
如何把位图拷贝到剪贴板中

把位图拷贝到剪贴板中是比较简单的,但是有件事情你可别忘记了,如果位图有调色板的话,你也要把调色板一起拷贝过去,否则的话位图就不能正确显示了。

函数1:拷贝一个DDB到剪贴板中

copybitmaptoclipboard()函数能把一个DDB拷贝到剪贴板中去,如果有调色板它也一起拷贝过去。最后,注意调用detach()函数。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GDI(图形设备接口)对象已经转移到了剪贴板中了。

//copybitmaptoclipboard -拷贝DDB到剪贴板中
//pwnd -打开剪贴板窗口的指针
//bitmap -DDB
//ppal -逻辑调色板的指针,它可能是空的
//note -位图被拷贝后,剪贴板拥有的bitmap和ppal,它应该被分离
//
void copybitmaptoclipboard( const cwnd *pwnd, cbitmap& bitmap, cpalette* ppal )
{
::openclipboard(pwnd->getsafehwnd());
::emptyclipboard() ;
if( ppal )
::setclipboarddata (cf_palette, ppal->getsafehandle() ) ;
::setclipboarddata (cf_bitmap, bitmap.getsafehandle() ) ;
::closeclipboard () ;
bitmap.detach();
if( ppal )
ppal->detach();
}

//函数2:拷贝一个DIB到剪贴板中

函数copydibtoclipboard()与函数copybitmaptoclipboard()很相似,内存句柄应该包括bitmapinfo和bitmap bits,可以使用函数globalalloc()来实现。一旦DIB被拷贝到剪贴板中,内存句柄就会被剪贴板所拥有,而且不会被你的应用程序给释放掉。

// copydibtoclipboard -拷贝一个DIB到剪贴板中
// pwnd -剪贴板的指针
// hdib -包含bitmapinfo和bitmap bits内存句柄
// ppal -逻辑调色板指针,可能是空的
// note -位图被拷贝后,剪贴板拥有的bitmap和ppal,它应该被分离
//
void copydibtoclipboard( const cwnd *pwnd, hglobal hdib, cpalette* ppal )
{
::openclipboard(pwnd->getsafehwnd());
::emptyclipboard();
if( ppal )
::setclipboarddata (cf_palette, ppal->getsafehandle() ) ;
::setclipboarddata (cf_dib, hdib ) ;
::closeclipboard () ;
bitmap.detach();
if( ppal )
ppal->detach();
}

//函数3:拷贝一个图象到剪贴板中去

函数copywndtoclipboard()功能是拷贝一个图象到剪贴板中去

void copywndtoclipboard( cwnd *pwnd )
{
cbitmap bitmap;
cclientdc dc(pwnd);
cdc memdc;
crect rect;

memdc.createcompatibledc(&dc);

pwnd->getwindowrect(rect);

bitmap.createcompatiblebitmap(&dc, rect.width(),rect.height() );

cbitmap* poldbitmap = memdc.selectobject(&bitmap);
memdc.bitblt(0, 0, rect.width(),rect.height(), &dc, 0, 0, srccopy);

pwnd->openclipboard() ;
emptyclipboard() ;
setclipboarddata (cf_bitmap, bitmap.getsafehandle() ) ;
closeclipboard () ;

memdc.selectobject(poldbitmap);
bitmap.detach();
}
离线郁闷的猪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6-07-26
怎样在目录中寻找文件
下面的代码说明了怎样在一个给定的目录中从上到下地搜索整个目录树.本例子只将结果输出到system debug screen.

调用下面的类函数,搜索完成之后,将出现一个信息框.

void CTestView::OnSearch()
{

// szFilename is declared in the header as array of char
// look for MyFile.txt (or whatever)

strcpy(szFilename,"MyFile.txt");

// go to root directory (or to whichever directory that you wish)

_chdir("C:\\");

// search for the filename

SearchDirectory();

// announce when done

MessageBox("Done Searching");
}

函数 SearchDirectory() 在函数 OnSearch()中被调用. SearchDirectory() 然后反复回调,直到整个目录,包括子目录都被搜索.

void CTestView::SearchDirectory()
{
struct _finddata_t filestruct;
long hnd;
char buffer[_MAX_PATH];

// set _findfirst to find everthing

hnd = _findfirst("*",&filestruct);

// if handle fails, drive is empty...

if((hnd == -1)) return;

// get first entity on drive - check if it's a directory

if(::GetFileAttributes(filestruct.name) & FILE_ATTRIBUTE_DIRECTORY
&& !(::GetFileAttributes(filestruct.name) & FILE_ATTRIBUTE_HIDDEN)) {

// if so, change to that directory and recursively call SearchDirectory

if(*filestruct.name != '.') {

_chdir(filestruct.name);

SearchDirectory();

// go back up one directory level

_chdir("..");
}
}
else {

// if it's not a directory and it matches what you want...

if(!stricmp(filestruct.name,szFilename)) {

// output the filename with path to debugger

_getcwd(buffer,_MAX_PATH);
strcat(buffer,"\\");
strcat(buffer,filestruct.name);
strcat(buffer,"\r\n");
OutputDebugString(buffer);
}
}

while(!(_findnext(hnd,&filestruct))) {

if(::GetFileAttributes(filestruct.name) & FILE_ATTRIBUTE_DIRECTORY
&& !(::GetFileAttributes(filestruct.name) & FILE_ATTRIBUTE_HIDDEN)) {

if(*filestruct.name != '.') {
_chdir(filestruct.name);

SearchDirectory();

_chdir("..");
}
}
else {

if(!stricmp(filestruct.name,szFilename)) {
_getcwd(buffer,_MAX_PATH);
strcat(buffer,"\\");
strcat(buffer,filestruct.name);
strcat(buffer,"\r\n");
OutputDebugString(buffer);
}
}
}

_findclose(hnd);
}
离线郁闷的猪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6-07-26
监视操作系统文件
FindFirstChangeNotification函数创建一个更改通知句柄并设置初始更改通知过滤条件.
当一个在指定目录或子目录下发生的更改符合过滤条件时,等待通知句柄则成功。
该函数原型为:
HANDLE FindFirstChangeNotification(
LPCTSTR lpPathName, //目录名
BOOL bWatchSubtree, // 监视选项
DWORD dwNotifyFilter // 过滤条件
);

当下列情况之一发生时,WaitForMultipleObjects函数返回
1.一个或者全部指定的对象在信号状态(signaled state)
2.到达超时间隔


例程如下:
DWORD dwWaitStatus;
HANDLE dwChangeHandles[2];

//监视C:\WINDOWS目录下的文件创建和删除

dwChangeHandles[0] = FindFirstChangeNotification(
"C:\\WINDOWS", // directory to watch
FALSE, // do not watch the subtree
FILE_NOTIFY_CHANGE_FILE_NAME); // watch file name changes

if (dwChangeHandles[0] == INVALID_HANDLE_VALUE)
ExitProcess(GetLastError());

//监视C:\下子目录树的文件创建和删除

dwChangeHandles[1] = FindFirstChangeNotification(
"C:\\", // directory to watch
TRUE, // watch the subtree
FILE_NOTIFY_CHANGE_DIR_NAME); // watch dir. name changes

if (dwChangeHandles[1] == INVALID_HANDLE_VALUE)
ExitProcess(GetLastError());

// Change notification is set. Now wait on both notification
// handles and refresh accordingly.

while (TRUE)
{

// Wait for notification.

dwWaitStatus = WaitForMultipleObjects(2, dwChangeHandles,FALSE, INFINITE);

switch (dwWaitStatus)
{
case WAIT_OBJECT_0:

//在C:\WINDOWS目录中创建或删除文件 。
//刷新该目录及重启更改通知(change notification).

AfxMessageBox("RefreshDirectory");
if ( FindNextChangeNotification(dwChangeHandles[0]) == FALSE )
ExitProcess(GetLastError());
break;

case WAIT_OBJECT_0 + 1:
//在C:\WINDOWS目录中创建或删除文件 。
//刷新该目录树及重启更改通知(change notification).

AfxMessageBox("RefreshTree");
if (FindNextChangeNotification(dwChangeHandles[1]) == FALSE)
ExitProcess(GetLastError());
break;

default:
ExitProcess(GetLastError());
}
}
离线郁闷的猪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6-07-26
Visual C++实现Flash动画播放
Flash动画由于可以很方便地把用户的想象通过动画显现出来,使原本只属于专业制作人员的动画制作变的异乎寻常的快捷、方便。由于Flash制作的动画在层次、内容、表现形式等诸多方面均比较出色,因此在网络上得到迅猛的发展,更有不少厂商用Flash在互联网上做起了广告和产品演示,效果丝毫不比视频的差,而体积则要小的多。Flash不仅在网络上有广泛的应用,在普通的应用程序中也可以借助Flash实现一些VC、Delphi等编程语言所难以实现的特效,比如在一些演示版的程序中完全可以将程序运行前的闪屏用Flash来制作。本文下面将通过对内嵌资源的动态释放来实现VC对Flash动画的播放,并给出了部分实现代码。

   嵌资源的动态释放

   Flash动画在此是作为程序的一个模块,虽然也可以以文件的形式作为一个外部资源来使用,但为了避免因外部模块遗失而造成程序的非正常运行,可将由Flash 5.0预先制作好的swf格式的文件以资源的形式打包到应用程序中去,而在程序运行时再将其从资源恢复到文件,使用完毕再通过程序将其从磁盘删除。

   在导入资源时由于swf格式文件并非VC的标准资源,所以在导入时需要在"Resource type"栏指定资源类型"SWF",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此必须要包含引号。加入到资源后可以通过资源视图看到导入的SWF资源是以二进制形式保存的,一但加入就不能再通过资源视图对其进行编辑了。

   在使用SWF资源前首先要将其动态从应用程序中释放到文件中才可对资源做进一步的使用。可先通过宏MAKEINTRESOURCE()将资源标识号IDR_SWF转换成字符串Name,再分别通过FindResource()、LoadResource()函数查找、装载该资源到内存:

CString Type="swf";
HRSRC res=FindResource (NULL,Name,Type);
HGLOBAL gl=LoadResource (NULL,res);

   当资源加载到内存后,还要通过对资源内存的锁定来返回指向资源内存的地址的指针,并籍此实现资源从内存到磁盘的保存,至于存盘的操作则由文件函数CreateFile()、和WriteFile()来完成:

LPVOID lp=LockResource(gl); //返回指向资源内存的地址的指针。
CString filename="Temp.swf"; //保存的临时文件名
// CREATE_ALWAYS为不管文件存不存在都产生新文件。
fp= CreateFile(filename ,GENERIC_WRITE,0,NULL,CREATE_ALWAYS,0,NULL);
DWORD a;
//sizeofResource 得到资源文件的大小
if (!WriteFile (fp,lp,SizeofResource (NULL,res),&a,NULL))
return false;
CloseHandle (fp); //关闭句柄
FreeResource (gl); //释放内存

   通过上述代码,可将SWF资源从应用程序中提取并释放到临时文件Temp.swf中,在此后只对此临时文件操作,与程序内嵌资源无关。

   Flash动画的播放

   swf格式的Flash动画通常主要应用在网页上,也就是说IE浏览器本身可以支持Flash动画的播放。这样就不必再单独编写用于播放swf文件的代码,从而大大减少编程的工作量。在VC ++ 6.0中新增了一个从CView派生的、用于处理网页的视类CHtmlView,由于该类是以Internet Explorer为后台支持,因此在创建工程时只需在最后一步指定视类从CHtmlView派生就可以使程序不编一行代码而具备IE浏览器的网页显示能力。

   程序刚生成的时候缺省的连接主页是为微软公司的主页,需要对此修改,使程序在执行时立即显示刚才提取出来的Flash临时文件Temp.swf。显示缺省主页的代码是在视类的初始化函数中进行的:

void CEmbedModuleView::OnInitialUpdate()
{
CHtmlView::OnInitialUpdate();
Navigate2(_T("http://www.microsoft.com"),NULL,NULL);
}

   显然要将Navigate2()函数的第一个参数改成Temp.swf的存放路径。刚才在释放资源到文件时并没有指定绝对路径,因此释放出来的资源文件应当和应用程序处于同一目录。但是在此处如果不写明绝对路径是无法显示该临时文件的。获取该临时文件的绝对路径可用如下方法实现:先获取应用程序本身的绝对路径,然后去处应用程序全名(程序名和扩展名)此时得到的是应用程序和临时文件所处文件夹的路径,最后只需在此基础上加上临时文件的文件名Temp.swf即可得到临时文件的全路径。下面是实现的主要代码:


//获取应用程序的全路径
char exeFullPath[MAX_PATH];
GetModuleFileName(NULL,exeFullPath,MAX_PATH);
//将其格式化为字符串
m_TempFile.Format("%s",exeFullPath);
//去掉应用程序的全名(15为应用程序文件全名的长度)
exeFullPath[m_TempFile.GetLength()-15]='\0';
//得到应用程序所在路径
m_TempFile.Format("%s",exeFullPath);
//得到临时文件的全路径
m_TempFile+="Temp.swf";

   最后将得到的临时文件的全路径m_TempFile作为参数传递给Navigate2()即可在程序运行时把Flash动画作为主页而显示(如下图所示)。

   由于临时文件Temp.swf是在程序运行过程中从应用程序的资源中提取出来的,因此在程序退出之前需要将其删除。一般是在消息WM_DESTORY的响应函数里通过DeleteFile()函数来加以实现的。

   小结

   本文通过对CHtmlView和内嵌资源的动态释放实现了Flash动画在VC程序中的播放,并对资源的动态释放作了较为清晰的描述。通过类似的方法,可以将动态链接库、HTML文件等程序模块作为资源嵌入其中,在使用时再动态释放到临时文件,这样可有效避免文件模块过多时的杂乱以及程序模块丢失导致程序非正常运行等情况的发生。本文所述程序在Windows 98下,由Microsoft Visual C++ 6.0编译通过。Flash动画由 Macromedia Flash 5.0制作,所需浏览器支持为Internet Explorer 6.0。
离线郁闷的猪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6-07-26
怎样在VC++中访问和修改注册表
Windows95/98/Me的注册表包含了Windows95/98/Me的系统配置、PC机的硬件配置、Win32应用程序和用户的其他设置信息。注册表和INI文件不同,它是多层次的树状数据结构,具有六个分支(根键),每个分支又由许多的键和键值组成,而每个键则代表一个特定的配置项目。

在实际编程工作中,我们遇到了如何在Visual C++中对Windows95/98/Me注册表整个树状结构信息进行访问和修改的问题,如查询和修改注册表中用户姓名和公司名称的有关信息。通过编程实践,我们实现了在Visual C++中查询和修改系统注册表的有关信息。下面以一个实例说明具体的编程方法。

在Visual C++ 6.0或5.0环境中新建一基于对话框的工程,设置两个命令按钮,名为“查询用户信息”和“修改用户信息”,用来查询和修改注册表中用户姓名和公司名称。这里须要指出的是,用户的信息位于系统注册表中\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 的位置,键值名RegisteredOwner和RegisteredOrganization分别表示用户的姓名和用户公司的名称。

1.查询用户信息的代码

HKEY hKEY; //定义有关的 hKEY, 在查询结束时要关闭。
LPCTSTR data_Set="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
//打开与路径 data_Set 相关的 hKEY,第一个参数为根键名称,第二个参数表。
//表示要访问的键的位置,第三个参数必须为0,KEY_READ表示以查询的方式。
//访问注册表,hKEY则保存此函数所打开的键的句柄。
long ret0=(::RegOpenKeyEx(HKEY_LOCAL_MACHINE,data_Set, 0, KEY_READ, &hKEY));
if(ret0!=ERROR_SUCCESS) //如果无法打开hKEY,则终止程序的执行
{MessageBox("错误: 无法打开有关的hKEY!");
return;}
//查询有关的数据 (用户姓名 owner_Get)。
LPBYTE owner_Get=new BYTE[80];
DWORD type_1=REG_SZ ; DWORD cbData_1=80;
//hKEY为刚才RegOpenKeyEx()函数所打开的键的句柄,"RegisteredOwner"。
//表示要查 询的键值名,type_1表示查询数据的类型,owner_Get保存所。
//查询的数据,cbData_1表示预设置的数据长度。
long ret1=::RegQueryValueEx(hKEY, "RegisteredOwner", NULL,
&type_1, owner_Get, &cbData_1);
if(ret1!=ERROR_SUCCESS)
{
MessageBox("错误: 无法查询有关注册表信息!");
return;
}
// 查询有关的数据 (公司名 company_Get)
LPBYTE company_Get=new BYTE [80];
DWORD type_2=REG_SZ; DWORD cbData_2=80;
long ret2=::RegQueryValueEx(hKEY, "RegisteredOrganization", NULL,&type_2,company_Get, &cbData_2);
if(ret2!=ERROR_SUCCESS)
{
MessageBox("错误: 无法查询有关注册表信息!");
return;
}
// 将 owner_Get 和 company_Get 转换为 CString 字符串, 以便显示输出。
CString str_owner=CString(owner_Get);
CString str_company=CString(company_Get);
delete[] owner_Get; delete[] company_Get;
// 程序结束前要关闭已经打开的 hKEY。
::RegCloseKey(hKEY);
……

这样,上述程序执行完毕,字符串str_owner和str_company则表示查询到的用户的姓名和公司的名称,在VC++中便可用对话框的方式将其显示出来。

2.修改用户信息的代码

注意和上述的查询代码属于不同的函数体。
在程序中我们先显示一个对话框,要求用户输入新的用户姓名和公司名称并按确认键,将取得CString类型的有关字符串。要先将其转换为LPBYTE(即unsigned char*)型的数据类型,以便后面的函数调用。下面是程序中用到的将CString型转换为LPBYTE的转换函数:
LPBYTE CString_To_LPBYTE(CString str)
{
LPBYTE lpb=new BYTE[str.GetLength()+1];
for(int i=0;(i<str.GetLength())&&(*(lpb+i) = str.GetAt(i));i++)
return lpb;
}

以下则是具体的修改注册表用户信息的代码:

CString str_owner, str_company;
…… //通过对话框输入新的用户信息,保存到str_owner和str_company
//定义有关的 hKEY, 在程序的最后要关闭。
HKEY hKEY;
LPCTSTR data_Set="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
//打开与路径 data_Set 相关的hKEY,KEY_WRITE表示以写的方式打开。
long ret0=(::RegOpenKeyEx(HKEY_LOCAL_MACHINE,
data_Set, 0, KEY_WRITE, &hKEY));
if(ret0!=ERROR_SUCCESS)
{
MessageBox("错误: 无法打开有关的hKEY!");
return;
}
//修改有关数据(用户姓名 owner_Set),要先将CString型转换为LPBYTE。
LPBYTE owner_Set=CString_To_LPBYTE(str_owner);
DWORD type_1=REG_SZ;
DWORD cbData_1=str_owner.GetLength()+1;
//与RegQureyValueEx()类似,hKEY表示已打开的键的句柄,"RegisteredOwner"
//表示要访问的键值名,owner_Set表示新的键值,type_1和cbData_1表示新值。
//的数据类型和数据长度
long ret1=::RegSetValueEx(hKEY, "RegisteredOwner", NULL,
type_1, owner_Set, cbData_1);
if(ret1!=ERROR_SUCCESS)
{
MessageBox("错误: 无法修改有关注册表信息!");
return;
}
//修改有关的数据 (公司名 company_Set)
LPBYTE company_Set=CString_To_LPBYTE(str_company);
DWORD type_2=REG_SZ;
DWORD cbData_2=str_company.GetLength()+1;
long ret2=::RegSetValueEx(hKEY, "RegisteredOrganization", NULL,
type_2, company_Set, cbData_2);
if(ret2!=ERROR_SUCCESS)
{
MessageBox("错误: 无法修改有关注册表信息!");
return;
}

执行上面的修改注册表的操作后,可打开注册表查看具体的数值,可以看到已经成功地修改了有关的数据了。

以上实例讲述了如何在VC++中访问Windows98/95的系统注册表,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查询及修改注册表的任何位置的有关信息。以上的程序在Visual C++ 6.0中调试通过(Visual C++5.0与之类似),且运行结果正确。
离线郁闷的猪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6-07-26
自己动手制作一款简洁实用的图片浏览器
软件DIY,说白了就是利用现有的类库、组件,快速构造出自己的程序出来。就象你找来各种电脑配件,然后把它们装配成整机一样;但也有不一样的地方,电脑配件即使是旧的二手配件,怎么说也得花一点钱,而软件的类库、组件,你有时侯可以免费得到。

我想要DIY的,是一款简洁实用的图片浏览器。众所周知,ACDSee是最流行的图片浏览器,确实很不错。但作为一名程序员,我想,要是我也能制作出一款简洁实用的图片浏览器,可以在我开发的软件中有图片浏览功能,那该多好。

而我确实DIY出了这么一个图片浏览器,她简洁实用,小巧玲珑,取名为:SimpleBrowse。现将制作过程介绍如下,与大家分享,并期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第一步:定规格

1.样子要象ACDSee一样,左边是目录树,右边是文件列表,显示图片文件的缩图。

2.缩图要好看,浏览速度要快,能浏览的图片格式要多。

3.简洁实用,制作难度不要太大。

4.在Win98,WinNT下都能用。

第二步:选材料

由于界面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即左边的目录树和右边的文件列表,故材料也就主要是这两大件。

1.左边目录树

http://www.codejockeys.com/kstowell/上,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免费的MFC扩展类库CJ60Lib.dll,这个类库包含有许多用于界面设计的类,其中有一个CShellTree类,可以显示和Windows Explorer左边目录树一样的效果,正好符合我想要的,选定了它。

2.右边文件列表

这是关键的部分,它要求能创建、显示、管理图片文件的缩图,要求能浏览多种格式的图片文件,要求有较精美的缩图显示效果和较快的浏览速度,要求易于使用难度不大。泰来影像科技有限公司在图像处理应用软件开发方面有较深的造诣,推出了一个MFC扩展类库thl.dll,其中有一个CThumbListCtrl类,正是用来创建、显示图片缩图用的,选定了它,从http://www.thalia.com.cn/上获取之。

第三步:生成程序框架

象开发其他程序一样,用VC++6.0 AppWizard生成程序框架。

1.选菜单项File->New,到Projects面板,选取MFC AppWizard(exe),Project name为SimpleBrowse。OK确定后,进入一个向导中,共有6步。

2.Step 1,选single document,其它不动,用缺省值。

3.Step 2 of 6,不动,用缺省值。

4.Step 3 of 6,不动,用缺省值。

5.Step 4 of 6,选Internet Explorer ReBars,其它不动,用缺省值。

6.Step 5 of 6,选Windows Explorer,其它不动,用缺省值。

7.Step 6 of 6,不动,用缺省值。Finish确定后,即生成程序框架。

第四步:使用类库、组件

1.左边的目录树对应的类是CLeftView,修改之。

class CLeftView : public CView/*CTreeView*/
{
...
// Attributes
public:
CShellTree m_TreeCtrl;// use shell tree control
...
// Generated message map functions
protected:
//{{AFX_MSG(CLeftView)
afx_msg int OnCreate(LPCREATESTRUCT lpCreateStruct);
afx_msg void OnSize(UINT nType, int cx, int cy);
afx_msg void OnItemexpanding(NMHDR* pNMHDR, LRESULT* pResult);
afx_msg void OnSelchanged(NMHDR* pNMHDR, LRESULT* pResult);
//}}AFX_MSG
DECLARE_MESSAGE_MAP()
...
};


(1)将其父类由CTreeView改为CView,原因后述。

(2)加入CShellTree类的成员变量m_TreeCtrl,目录树的具体内容就是由它实现的。

(3)增加消息响应函数OnCreate(),在其中把m_TreeCtrl创建起来。

(4)增加消息响应函数OnSize(),使m_TreeCtrl总是占满CLeftView的区域。

(5)增加消息响应函数OnItemexpanding(),在此响应展开目录的操作。如果CLeftView的父类是CTreeView的话,将不能得到希望的结果,这就是(1)中把父类改为CView的原因。

(6)增加消息响应函数OnSelchanged(),在此响应点击目录的操作。

具体修改请看源文件leftview.h和leftview.cpp,都很简单。

2.右边的文件列表对应的类是CSimpleBrowseView,修改之。

class CSimpleBrowseView : public CView/*CListView*/
{
...
// Attributes
public:
CThumbListCtrl m_ThumbListCtrl;
// use thumb list control
// Operations
public:
void FormatList(CString csPath);

// Overrides
// ClassWizard generated virtual function overrides
//{{AFX_VIRTUAL(CSimpleBrowseView)
protected:
virtual void OnInitialUpdate();
// called first time after construct
//}}AFX_VIRTUAL
...
// Generated message map functions
protected:
//{{AFX_MSG(CSimpleBrowseView)
afx_msg int OnCreate(LPCREATESTRUCT lpCreateStruct);
afx_msg void OnSize(UINT nType, int cx, int cy);
//}}AFX_MSG
DECLARE_MESSAGE_MAP()
...
};

(1)将其父类由CListView改为CView,原因和上面的类似。

(2)加入CThumbListCtrl类的成员变量m_ThumbListCtrl,文件列表的具体内容就是由它实现的。

(3)增加消息响应函数OnCreate(),在其中把m_ThumbListCtrl创建起来,并初始化为缩图显示风格。

(4)增加消息响应函数OnSize(),使m_ThumbListCtrl总是占满CSimpleBrowseView的区域。

(5)在OnInitialUpdate()中创建文件列表的栏目,调用CThumbListCtrl::BuildColumns()。

(6)增加函数FormatList(),它被CLeftView::OnSelchanged()调用,它则转而调用CThumbListCtrl::BrowseFolder()。点击左边的目录树,右边的文件列表跟着改变,就是通过这一个函数来实现的。

具体修改请看源文件simplebrowseview.h和simplebrowseview.cpp,都很简单。

3.其它事项

CShellTree和CThumbListCtrl都是在MFC扩展类库中实现的,要使用它们,必须:在编译阶段要有相应的.h文件,在连接阶段要有相应的.lib文件,在运行阶段要有相应的.dll文件。因此还要做一些配置:在leftview.h中加入#include "ShellTree.h",在simplebrowseview.h中加入#include "ThumbListCtrl.h";选菜单项Project->Settings,转到Link面板,在Object/library modules中加入CJ60Lib.lib和thl.lib;将CJ60Lib.dll,thl.dll和simplebrowse.exe放在同一目录下,注意thl.dll又使用到其它dll如Convert20.dll,JPEG.dll,TIFF60.dll等,也要放在同一目录下。

第五步:编译、运行

Rebuild All,Execute SimpleBrowse.exe,一款简洁实用的图片浏览器浮出水面...

大功告成!

(注意:一开始,我编译的是SimpleBrowse的Debug版本,发现不能正确运行,后来改为编译Release版本,就能正确运行了。可能是因为CJ60Lib.lib和thl.lib是Release版本的MFC扩展类库,需要配套的缘故。)
离线郁闷的猪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6-07-26
用VC++ 6.0制作网络自动测试程序
由MICROSOFT公司开发的WINDOWS SOCKETS提供了WINDOWS环境下网络通讯的编程接口。在VC++6.0中,可以通过调用WINDOWS SOCKETS函数,采用原始套接字(RAW SOCKETS)类型和互连网控制消息协议(ICMP),来编制一个能实现PING功能的函数。通过定时调用该函数,就可实现网络的自动测试。若再加上语音报警功能,就是一个很实用的网络测猿绦颉1疚哪饨樯苁迪执斯δ艿某绦虻闹谱鞣椒ā?
   为便于说明起见,我们还是按撚肰C++6.0制作网络测试程序斠晃慕樯艿姆椒ǎ?茸鲆桓黾虻サ耐?绮馐猿绦颍∟etest)。注意,在制作Netest工程的STEP 4 OF 6时 ,要钩选WINDOWS SOCKETS选项。否则,在下面要编译AUTOP.CPP文件时,将会出错。在Netest工程编译成功后,再做以下几项工作:

一、增加AUTOP. CPP到工程文件中

   在工程à添加工程à文件à将AUTOP.CPP添加到当前工程文件中(AUTOP.CPP的源码见下面第三节的内容所示,应事先将其COPY到当前工程的目录中)。

二、在工程中增加自动测试的有关菜单和函数

(1)在撚肰C++6.0制作网络测试程序斠晃慕樯艿腘etest工程中,其Readinfo()函数的最后一条语句GlobalFree(hHost)释放了装载有初始化信息的内存,当随后调用PING.EXE时,问题不是很大。但若调用WINSOCK函数,内存中的初始化信息会被冲掉。所以须将该语句移到程序结束处再执行。可如下增加OnDestroy()函数:

在ClassWizard中,对应Class name=CNetestView, Object IDs= CNetestView,Message =WM_DESTROY,点击Add FunctionàOnDestroyàEdit Code,增加相应代码如下:

void CNtestView::OnDestroy()

   {

     CFormView::OnDestroy();

     GlobalFree(hHost); //从Readinfo()移到此

     for (int i=0; i<nodeNum; i++)

     DeleteObject(lpHost.hrgn);

   }

(2)增加自动测试菜单Autotest:在资源工作区,选中MENUàIDR_MAINFRAMEà点中空的菜单条à属性à令ID=ID_AUTOTEST,标题=Autotest。

   在ClassWizard中,对应Class name=CNetestView,Object IDs=ID_AUTOTEST,Message =COMMAND,点击Add FunctionàOnAutotest àEdit Code,增加相应代码如下:

void CNtestView::OnAutotest()

   {

     SetTimer(1, 30000,NULL); //each 30s interupt 1 time.

     Tc=20;

     CWnd* pParent=GetParent();

     CMenu * pMenu=pParent->GetMenu();

     pMenu->EnableMenuItem(ID_AUTOPING,MF_BYCOMMAND| MF_DISABLED | MF_GRAYED);

     pMenu->EnableMenuItem(ID_STOPAUTO,MF_ENABLED);

     AfxGetMainWnd()->SendMessage (WM_TIMER,0, 0L);

   }

   其中SetTimer()将定时器设为每30秒中断一次。由Tc计算中断次数。余下几句条语句令Autotest菜单变灰,以免多次重入。最后一条语句使得鼠标点击Autotest菜单后,即转到OnTimer()函数开始自动测试。

(3)增加定时测试代码。在ClassWizard中,对应Class name=CNetestView的Message, 选中WM_TIMERàAdd FunctionàEdit Code,在OnTimer() 函数中增加如下代码:



void CNetestView::OnTimer(UINT nIDEvent)

   {

     if(Tc++<20) return;

     KillTimer(1);

     Tc=0;

     BOOL bOK=TRUE;

     InvalidateRect(NULL);

     for(int ipT=0;ipT

   {

if(Autotest(lpHost[ipT].nodeIP,3)==FALSE) {

CString strerr;

strerr.Format("err%d.wav",ipT+1);

sndPlaySound(strerr, SND_LOOP |SND_ASYNC );

HDC hdc= CreateDC("DISPLAY",0,0,0);

SelectObject(hdc,lpHost[ipT].hrgn);

InvertRgn(hdc,lpHost[ipT].hrgn);

DeleteDC(hdc);

bOK=FALSE;

   }

else if(bOK) sndPlaySound("Bird0.wav", SND_ASYNC);

   }

SetTimer(1, 30000,NULL);

CFormView::OnTimer(nIDEvent);

   }

   本程序设计为每10分钟对网络作一次自动测试。所以第一条语句须检查定时器中断是否已够20次(30秒*20=10分钟)。若够的话,就关断定时器,循环调用Autotest()对所有网络节点进行测试。若Autotest()的返回值为FALSE,说明该节点有问题,随即调用对应声波文件发出不停的报警声。在报警的同时,程序继续往下运行,作余下网络节点的测试。若所有节点均正常,则调用BIRD0.WAV声波文件发出动听的鸟鸣声。全部节点测试完后,才用SetTimer()再次启动定时器。

   报警声波文件的制作,可在WINDOWS的附件à娱乐à录音机,通过麦克风录下报警语音。按照在INFO.INI文件中各节点的顺序,将语音文件分别存为ERR1.WAV,ERR2.WAV……。这样,网络节点的报警声就能和出错节点正确对应。

   测试时,若有2个以上网络节点有问题,前一个出错节点只会报警一次,最后一个出错节点则会发出循环报警声。为了便于用户观察出错情况,用InvertRgn()来反相显示出错节点的区域。InvalidateRect(NULL)函数用来使屏幕刷新,以便下一次测试的观察。

三、AUTOP.CPP的源码及说明

AUTO.CPP的源码如下:

//#include 头文件略

. . . . . . . . . . .

typedef struct _ihdr {

BYTE i_type, i_code;

u_short i_cksum,i_id, i_seq;

}IcmpHeader;

struct sockaddr_in saDestAddr;

CString Messtr,Tmpstr;



u_short checksum(u_short *buffer, int size) {

. . . . . . .(略)

}



BOOL Autotest(char far * szDestHost,int Ktest)

{

   WSADATA wsaData;

   SOCKET sockRaw;

   struct sockaddr_in dest,from;

   char icmp_data[10], recvbuf[100];

   unsigned int addr=0;

   int fromlen = sizeof(from);

int timeout = 1000; //ms



WSAStartup(MAKEWORD(2,1),&wsaData) ;

sockRaw = socket (AF_INET,SOCK_RAW,IPPROTO_ICMP);

setsockopt(sockRaw,SOL_SOCKET,SO_RCVTIMEO,

(char*)&timeout,sizeof(timeout) );

memset(&dest,0,sizeof(dest));

dest.sin_family = AF_INET;

dest.sin_addr.s_addr= inet_addr(szDestHost);

memset(icmp_data,0,sizeof(icmp_data)); //clear icmp_data.

((IcmpHeader*)icmp_data)->i_type = 8; //ICMP_ECHO

((IcmpHeader*)icmp_data)->i_code = 0;

((IcmpHeader*)icmp_data)->i_id = (u_short)GetCurrentProcessId();

((IcmpHeader*)icmp_data)->i_seq = 0;



for(int k=0; k

{

((IcmpHeader*)icmp_data)->i_cksum = 0;

((IcmpHeader*)icmp_data)->i_seq ++;

((IcmpHeader*)icmp_data)->i_cksum=checksum((u_short*)icmp_data,8);

sendto(sockRaw,icmp_data,8,0,(struct sockaddr*)&dest,sizeof(dest));

int bread=recvfrom(sockRaw,recvbuf,1024,0,(struct sockaddr*)&from,

&fromlen);

if (bread == SOCKET_ERROR){

if(k==Ktest-1) goto ERR1 ;

else continue; //try again(3 times)

}

}

return TRUE; //no erros.

ERR1:

closesocket (sockRaw);

sockRaw= INVALID_SOCKET;

WSACleanup();

return FALSE;

}

   为简洁起见,源码中大部分的出错处理语句都删去了。整个函数执行的过程如下:

(1)用WSAStartup()函数初始化WINSOCK DLL。

(2)用socket()函数建立一个原始套接字sockRaw。

(3)用setsockopt()函数来设置套接字的选择项。这里用SO_RCVTIMEO参数来设置接收超时。超时值由timeout=1000设定超时最长时间为1秒钟。

(4)给被测节点的dest和Icmpheader结构变量赋值。其中szDestHost放被测节点的IP地址(点间隔格式),inet_addr()函数将一个点间隔的地址转换成4字节的地址;Icmpheader结构的i_type=8表示发送一个请求响应数据包(ICMP_ECHO),i_id为数据包的标识,i_cksum为数据包的校验和,i_seq用来为发送包计数。

(5)用sendto()函数向被测节点发送信息,用recvfrom()函数接收被测节点的应答信息。若在规定时间内(1秒)收不到应答信息,再连测2次。若3次的发送均收不到应答信息,可认为网络故障。Ktest的值决定对被测节点反复测试的次数。(当收到应答信息时,还认应检查应答信息内容正确后,才认为网络正常。本例略去这些检查似乎也无妨)。

(6)测试完一个节点后,用closesocket()函数关闭套接字,用WSAcCleanup()函数释放为应用程序分配的资源。

至此,就可以编译和执行程序,体会个中乐趣。
离线郁闷的猪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6-07-26
详述C++语言的VxD与外界通讯的所有接口
一.什么是VxD?

   从多任务操作系统Windows 3.1起,计算机中的任一物理设备x可同时被基于Dos或Windows的多个进程使用,这种一对多的关系称为"设备虚拟化",各进程通过运行在核心层的VxD(虚拟x设备驱动程序)存取物理设备x.操作系统提供给用户的软件服务也可以用VxD实现.计算机中的其它资源,如CPU,内存等也可同时被多个进程使用,各进程在系统提供的虚拟机(VM)环境下存取这类资源.

   VxD可由虚拟机管理器(VMM)在开机时装入核心层(称静态装入,即置VxD于c:\windows\system目录下,在c:\windows\system.ini文件中,对节[386Enh]加一行"device=此VxD文件名"),或由应用程序实时装入(称动态装入),而后,各进程便可存取锁定在内存中的VxD数据区,以实时控制VxD的行为,VxD的内部结构可防止两个进程同时存取其数据区.VxD通过响应VMM发给它的事件与外界交互.

   Windows 95中,基于Dos的每个进程在单独的VM中运行(称在V86模式下运行),既可按Dos单进程方式,在640k低内存中运行(称在实模式下运行),又可利用多进程环境的优点,在整个内存中运行(称在保护模式下运行),以通过95的DPMI接口存取内存高端的Windows图形环境.其它16位或32位应用程序均在同一系统VM中运行.

   下面只讨论95环境下的VxD.

   二. VxD的创建:

   1. 由汇编语言创建VxD:需安装微软公司的Win32 SDK及DDK.

   2. 由C或C++语言创建VxD:需安装VC2.0或BC4.0,及Vireo Software公司的VToolsD软件包.VToolsD含3个实用工具:可创建VxD框架的QuickVxD;可动态装卸VxD的VxD Loader;可显示内存VxD特性的VxD Viewer;

   QuickVxD含7个对话页:

   (1) Device Parameters页包括:最多8个字符的VxD名,唯一标识号(ID),相对其它VxD的装入顺序(VxD Viewer可显出某VxD的装入顺序值Init Order,若指定新VxD的装入顺序小于此Init Order,则新VxD将在此VxD前被装入),实现语言(C或C++),静、动态装入方式等.

   (2) VxD Services页包括:可被其它VxD访问的接口(称为VxD服务),要求本VxD的ID>0,且未与内存各VxD的ID值冲突. 此ID可向微软公司申请,也可使用Vireo公司的VIREO_TEST_ID(3180h).下称此类ID为接口ID.

   (3) API页包括:可被应用程序在实模式/V86模式下、保护模式下、DPMI的实模式/V86模式下、DPMI的保护模式下访问的接口(统称应用接口),前两者要求本VxD提供接口ID,后两者只要求本VxD提供以0结尾的唯一标识串;访问前,先要静态或动态装入本VxD(第4者要求静态装入). 第1,3者可被普通汇编程序访问,第2,4者可被在BC的windows 3.x(16)平台上生成的Windows程序访问.

   (4) Control Messages页包括: 对出现在Windows 3.1及Windows 95中各消息的响应,如静态装入时的DYNAMIC_INIT消息.

   (5) Windows95 Control Messages页包括: 对只出现在Windows 95中各消息的响应,如动态装入时的SYS_DYNAMIC_INIT消息.

   (6) 用C++实现VxD时,Classes页包括: 从虚拟设备驱动程序类VDevice派生的类名(如MyDevice),此类的成员函数将接收(4)及(5)页中出现的大多数消息.

   从VM实例类VVirtualMachine派生的类名(如MyVM),此类的成员函数将接收贯穿在VM生命期中的各消息,如系统VM初启消息Sys_VM_Init;

   从线程实例类VThread派生的类名(如MyThread).此类的成员函数将接收贯穿在线程生命期中的各消息,如新线程初启消息THREAD_INIT;

   (7) Output Files页包括: 体现以上内容的3个VxD文件(.h,.c或.cpp,.mak)将被存放的目录位置.

   3. C++语言的VxD与外界通讯的所有接口: 我们将简要实现my.VxD的应用接口及服务,它们均作为类的函数成员,存于my.h,my.cpp中.

   (1) 被32位C应用程序访问的接口:

   应用程序先用CreateFile打开VxD,后用DeviceIoControl使VMM发送W32_DEVICEIOCONTROL消息给VxD:

   HANDLE h;char ibuf[2],obuf[2];BOOL r;DWORD oc;OVERLAPPED o;

   h=CreateFile("\\\\.\\my.vxd",0,0,0,0,FILE_FLAG_DELETE_ON_CLOSE,0); //打开静态my.VxD,或动态装入my.VxD

   r=DeviceIoControl(h,命令码C,ibuf,sizeof(ibuf),obuf,sizeof(obuf),&oc,NULL或&o); /*与my.VxD的事件过程OnW32DeviceIoControl交换数据,用ibuf向VxD传数据,用obuf从VxD取 数据,VxD传回的数据总量放在oc中*/

   CloseHandle(h);//关闭或动态卸下VxD

   my.VxD应在windows 95 control messages页上选W32_DEVICEIOCONTROL事件,在 DWORD MyDevice::OnW32DeviceIoControl(PIOCTLPARAMS p)事件过程中写:

switch(p->dioc_IOCtlCode){
case 命令码C:
用p指向的IOCTLPAR
AMS结构,与应用程序交换数据;
if (成功) return(0); /*
使DeviceIoControl的返回值r为TRUE*/
else return(1);
default:
return(0);
}

   以上做法要求VxD立即交换数据(同步通讯),值FILE_FLAG_DELETE_ON_CLOSE指明 CloseHandle将不在内存中保留引用记数为0的VxD.
   VxD也可延迟交换数据,此时,应用程序先传值FILE_FLAG_DELETE_ON_CLOSE|FILE_FLAG_OVERLAPPED

   到CreateFile,用o.hEvent=CreateEvent(0,TRUE,0,NULL)创建事件,再传o的地址到DeviceIoControl,然后用GetOverlappedResult(h,&o,&oc,TRUE)在o上睡眠.

   此时,p->lpoOverlapped一定大于0,VxD可用VMM服务_LinPageLock,按页上锁p->dioc_InBuf指向的应用程序ibuf区,p->dioc_OutBuf指向的obuf区,p->lpoOverlapped指向的o结构.要交换数据时,可置数据及数据总量到p->dioc_OutBuf及p->lpoOverlapped->O_InternalHigh,然后调用VMM服务

   VWIN32_DIOCCompletionRoutine(p->lpoOverlapped->O_Internal)唤醒应用程序.

   VMM动态装卸VxD时,以命令码0及-1发送W32_DEVICEIOCONTROL消息给VxD,故Vireo公司建议命令码C取[2048,4095].

   (2) 被Real/V86模式下16位应用程序访问的接口:

   my.VxD先要指定接口ID(如3180h),再在API页上选Standard Application Entry Points框中的Real/V86 Mode标签,即可生成MyDevice::V86_API_Entry入口,访问它的汇编程序是:

entry dd ?
mov ax,1684h ;功能号
mov bx,3180h ;接口ID
int 2fh ;取入口的段/
偏移到es/di,成功时,
di及es返回非零值

mov ax,es
or ax,di
jz L0

mov word ptr [entry],di
mov word ptr [entry+2],es

mov ah,码C
call [entry]


   L0: 错误处理


MyDevice::V86_API_Entry(VMHANDLE hVM
,CLIENT_STRUCT* p)入口可以是:
if (p->CBRS.Client_AH==码C) p->CBRS.Client_AL=0;

   (3) 被保护模式下16位应用程序访问的接口:

   与(2)类似,但选Protected Mode标签,即可生成MyDevice::PM_API_Entry入口,访问它的程序是:

int PASCAL WinMain(HANDLE h1,HANDLE h0,
LPSTR lpCmdLine,int nCmdShow){
FARPROC entry; //32位
_asm{
mov ax,1684h
mov bx,3180h
int 2fh;取入口的选择符/偏移到es/di,成功时,di及es返回非零值

mov ax,es
or ax,di
jz L0

mov word ptr [entry],di
mov word ptr [entry+2],es

mov ah,码C
call [entry]
}


   对PM_API_Entry的处理如(3.2).

   (4) 被DPMI的实模式/V86模式下16位应用程序访问的接口:

   与(2)类似,但在API页上选Vendor Specific Application Entry Points中的Real/V86 Mode标签,然后在Vendor ID String中输入唯一标识串my,即可生成My_V86VendorEntry::handler入口,访问它的程序是:

str db 'my',0 ;VxD的唯一标识串
entry dd ?
mov ax,168Ah ;功能号
lea si,str ;要求ds/si值是str的段值/偏移值
int 2Fh ;取入口的段/偏移到es/di,成功时,al返回0
cmp al,0
jne L0
mov word ptr [entry],di
mov word ptr [entry+2],es
...
call [entry]

   对handler的处理如(3.2).

   (5) 被DPMI的保护模式下16位应用程序访问的接口: 与(4)类似,但选Protected Mode标签,即可生成My_ProtVendorEntry::handler入口,访问它的程序是:

int PASCAL WinMain(HANDLE h1,HANDLE h0,
LPSTR lpCmdLine,int nCmdShow){
char *id="my";
FARPROC entry;
_asm{
mov ax,168Ah
mov si,id
int 2Fh ;取入口的选择符/偏移到es/di
cmp al,0
...
}
}

   对handler的处理如(3.2).

   (6) 可被其它VxD访问的接口:

   若your.VxD欲调my.VxD的做两数相减的minus接口,需在my.VxD的VxD service页上输入原型DWORD _cdecl minus(DWORD i,DWORD j),再在MyDevice::minus中,写return(i-j);

   your.mak中,需处理中间文件wrap.cpp:

OBJECTS=your.OBJ wrap.obj
...
wrap.OBJ:wrap.cpp my.h

   wrap.cpp中,对带参数的VxD服务,需用VMM宏指令VxDJmp转入,各参数进入wrap时,已按C的调用约定入栈;对不带参数VxD服务,可调用VMM宏指令VxDCall(接口名):


#include "my.h"
DWORD _cdecl MyDevice::
minus(DWORD i,DWORD j){
VxDJmp(minus);
}

   your.cpp的某一函数f,可用VMM服务Get_DDB,查my.VxD是否已装入,若未装入,则用VxDLDR服务

   VxDLDR_LoadDevice将其装入:


#define DEVICE_MAIN
#include "your.h"
Declare_Virtual_Device(YOUR)
#undef DEVICE_MAIN

   #include "my.h" //此行需在DEVICE_MAIN外


VOID f(){
PDEVICEINFO pinfo;
PDDB pddb;
DWORD r;
pddb=Get_DDB(0,"MY ");
//用空格补全长度小于8的VxD名
if (pddb==0) {//未装入
r=VxDLDR_LoadDevice("my.VxD",
VxDLDR_INIT_DEVICE,&pinfo,&pddb);
if (r!=0) //VxDLDR_LoadDevice未能成功装入my.VxD
return;
}
MyDevice::minus(值1,值2);
}
离线郁闷的猪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6-07-26
控制远程计算机拨号上网并获取其IP地址
---- 本 文 提 出 采 用Win98 拨 号 网 络 服 务 器、FTP 协 议 和 免 费 个 人 主 页 空 间 站 点 实 现 控 制 远 程 计 算 机 拨 号 上 网 并 获 取 其IP 地 址 的 方 法, 该 方 法 在 实 施 远 程 维 护 等 方 面 具 有 较 高 的 实 用 价 值。

一、 问 题 的 提 出
----许 多 计 算 机 系 统 需 要7 ×24 小 时 稳 定 可 * 运 行, 当 出 现 突 发 事 件 时, 要 求 能 对 系 统 实 施 远 程 系 统 维 护 以 便 排 除 故 障, 此 时 就 需 要 本 地 计 算 机 和 远 程 系 统 建 立 通 信 连 接, 通 过 相 应 的 工 具 软 件 实 施 远 程 维 护。 在 建 立 远 程 通 信 连 接 时, 通 常 采 用Modem 拨 号 方 法 将 远 端Modem 置 为 自 动 应 答 方 式, 由 本 地Modem 通 过 公 用 电 话 网 发 起 呼 叫 来 建 立 通 信 连 接。 当 主、 被 叫Modem 所 在 地 之 间 的 长 途 费 率 较 高 时, 经 常 的 远 程 维 护 将 带 来 较 高 的 长 途 话 费 开 支。 本 文 提 出 通 过Internet 建 立 两 台 计 算 机 之 间 通 信 的 方 法。
二、 通 知 远 程 计 算 机 拨 号 上 网
----远 程 计 算 机 安 装Win98 操 作 系 统, 在 安 装 了 拨 号 网 络 服 务 器 组 件 后, 便 可 配 置 为 一 台 拨 号 网 络 服 务 器, 供 本 地 计 算 机 通 过 电 话 网 拨 号 建 立 通 信 连 接, 并 访 问 远 程 计 算 机 上 的 共 享 资 源。 在 拨 号 通 信 链 路 上 可 绑 定TCP/IP 等 通 信 协 议,Win98 拨 号 服 务 器 给 每 个 拨 入 计 算 机 分 配 一 个 独 立 的IP 地 址, 同 时 也 给 自 身 分 配 一 个IP 地 址, 这 些IP 地 址 具 有 相 同 的 网 络 编 号, 同 属 于 一 个 通 信 子 网, 服 务 器 的 主 机 编 号 为1, 拨 入 计 算 机 的 主 机 编 号 依 次 从2 开 始 编 起。 另 外,Win98 拨 号 服 务 器 还 提 供 了 密 码 保 护 功 能, 拨 入 计 算 机 只 有 在 提 供 正 确 的 密 码 情 况 下, 才 能 成 功 建 立 起 拨 号 连 接。
----当 本 地 计 算 机 要 通 知 远 程 计 算 机 拨 号 登 录Internet 时, 首 先 通 过 电 话 拨 号 和 远 程 计 算 机 建 立 拨 号 连 接, 获 取 远 程 计 算 机 分 配 给 本 机 的IP 地 址, 并 经 处 理 得 到 远 程 计 算 机 的IP 地 址, 然 后, 和 远 程 计 算 机 建 立TCP/IP 连 接, 并 送 出 命 令 通 知 远 程 计 算 机 准 备 断 开 拨 号 连 接, 登 录Internet, 当 本 地 计 算 机 收 到 远 程 计 算 机 确 认 信 息 后, 便 可 中 断 和 远 程 计 算 机 的 拨 号 连 接, 也 准 备 登 录Internet。

三、 获 取 远 程 计 算 机Internet IP 地 址
----在 取 得 远 程 计 算 机Internet IP 地 址 前, 本 地 计 算 机 是 无 法 通 过Internet 和 远 程 计 算 机 进 行 实 时 通 信 的。 远 程 计 算 机 登 录Internet, 获 取 动 态IP 地 址 后, 可 通 过 发 电 子 邮 件 方 式 将 动 态IP 地 址 通 知 本 地 计 算 机, 也 可 通 过 将 动 态IP 地 址 保 存 在 远 程、 本 地 计 算 机 都 可 访 问 到 的FTP 服 务 器 文 件 中, 供 本 地 计 算 机 读 取。 本 文 采 用 后 一 种 方 法, 若 没 有 合 适 的FTP 服 务 器, 可 到 提 供 免 费 主 页 空 间 允 许 以FTP 方 式 维 护 的Web 站 点 上 申 请 一 块 空 间, 供 远 程、 本 地 计 算 机 共 同 访 问。
----本 地 计 算 机 登 录Internet 后, 用FTP 协 议 读 取 指 定FTP 服 务 器 上 含 有 远 程 计 算 机 动 态IP 地 址 的 文 本 文 件, 从 而 取 得 远 程 计 算 机 的Internet IP 地 址, 然 后, 本 地 计 算 机 便 可 通 过 Internet 和 远 程 计 算 机 启 动 任 何 基 于TCP/IP 连 接 的 通 信 应 用 程 序, 如 利 用Pcanywhere 控 制 远 程 计 算 机, 并 可 通 过 远 程 计 算 机 访 问 与 远 程 计 算 机 相 连 的 整 个 网 络 资 源, 达 到 对 远 程 计 算 机 系 统 进 行 维 护 的 目 的。

四、 通 知 远 程 计 算 机 断 开Internet 连 接
---- 当 本 地 计 算 机 和 远 程 计 算 机 通 信 结 束 后, 便 可 通 知 远 程 计 算 机 断 开Internet 连 接。 利 用 远 程 计 算 机 的 Internet IP 地 址, 本 地 计 算 机 和 远 程 计 算 机 建 立TCP/IP 连 接, 送 出 断 开Internet 指 令, 远 程 计 算 机 收 到 指 令 后, 回 送 确 认 消 息, 断 开 Internet 连 接, 等 待 下 一 个 命 令 的 到 来。
五、 程 序 实 现
----本 地、 远 程 计 算 机 运 行 的 是 同 一 道 程 序, 通 过 不 同 的 命 令 按 钮 来 激 活 本 地、 远 程 计 算 机 程 序 所 具 有 的 不 同 功 能。 程 序 采 用VC + +6.0 编 写, 在Win98 环 境 下 调 试 运 行 通 过。 限 于 篇 幅, 下 面 只 给 出 程 序 的 主 要 部 分 及 注 释 说 明, 并 省 去 了 一 些 出 错 处 理 环 节。
// 宏 定 义
#define MAX_PENDING_CONNECTS 2
#define NO_FLAGS_SET   0
#define MY_MSG_LENGTH   100
// 全 局 变 量
HRASCONN hCon; //RAS 连 接 句 柄
HWND hWin;
HINSTANCE hInst;
DWORD ThreadId=0;
HANDLE hThread=NULL;
char cRemoteIP[50]; //remote IP 地 址
SOCKET serv_sock,rsock; // 服 务 端
// 建 立 拨 号 连 接 函 数,
成 功 返 回 TRUE else FALSE
// szEntry 拨 号 连 接 名 szPhone
电 话 号 码 szUser 和szPassword
分 别 为internet 的 用 户 名 和 口 令
BOOL StartCon( HWND hWnd,char * szEntry,char
* szUser,char * szPassword,char * szPhone )
{
RASDIALPARAMS rdParams;
DWORD dwRet;
  char szBuf[300];
rdParams.dwSize = sizeof(RASDIALPARAMS);
lstrcpy(rdParams.szEntryName,szEntry);
strcpy(rdParams.szPhoneNumber,szPhone);
rdParams.szCallbackNumber[0] = ‘\0';
strcpy(rdParams.szUserName,szUser);
strcpy(rdParams.szPassword,szPassword);
  rdParams.szDomain[0] = ‘\0';
// 以 下 开 始 同 步 拨 叫 网 络
dwRet = RasDial( NULL, NULL,
&rdParams, 0L, NULL, &hCon );
return TRUE;
}
// 通 过FTP 协 议 读 写FTP 服 务 器 上
文 件 的 函 数 cFlag =0 写 =1 读, 读 写
成 功 时 返 回 所 读 写 的 字 节 数
DWORD FtpWriteRead(char * cFtpHost,char *
cFile,DWORD dwLen,char * buf,char cFlag)
{
HINTERNET hInternet,hHost,hFile;
DWORD dwLength,dwError;
hInternet=InternetOpen(“FZYXB",LOCAL
_INTERNET_ACCESS,
NULL,0,0);
hHost=InternetConnect(hInternet,cFtpHost,
INTERNET_INVALID_PORT_NUMBER,
“fzxucm",“abc505",
INTERNET_SERVICE_FTP,INTERNET
_FLAG_PASSIVE,0);
if ( cFlag == 0 ) // 写
hFile=FtpOpenFile(hHost,cFile,GENERIC_WRITE,
FTP_TRANSFER_TYPE_BINARY,0);
else
hFile=FtpOpenFile(hHost,cFile,GENERIC_READ,
FTP_TRANSFER_TYPE_BINARY,0);
if( !hFile)
{
  if ( (dwError=GetLastError()) == 12003 )
  ShowMsg(hWin,“ 文 件 不 存 在");
  InternetCloseHandle(hHost);
  InternetCloseHandle(hInternet);return 0L;
}
if ( cFlag == 0 )
  InternetWriteFile(hFile,buf,dwLen, &dwLength);
else
  InternetReadFile(hFile,buf,dwLen, &dwLength);
  InternetCloseHandle(hFile);InternetCloseHandle(hHost);
  InternetCloseHandle(hInternet);
return dwLength;
}
// 通 过FTP 协 议 删 除FTP 服 务 器 上
文 件 的 函 数cFtpHost 主 机 地 址cFile 文 件 名
BOOL MyFtpDeleteFile(char * cFtpHost,char * cFile)
{
HINTERNET hInternet,hHost;
hInternet=InternetOpen(“FZYXB",
LOCAL_INTERNET_ACCESS,
NULL,0,0);
hHost=InternetConnect(hInternet,cFtpHost,
INTERNET_INVALID_PORT_NUMBER,“fzabc",
“b505",INTERNET_SERVICE_FTP,INTERNET
_FLAG_PASSIVE,0);
FtpDeleteFile(hHost,cFile);
InternetCloseHandle(hHost);InternetCloseHandle(hInternet);
return TRUE;
}
// 本 地 计 算 机 运 行 线 程 函 数 pp 功 能 代 码
void CallThread(void * pp )
{
DWORD * dwId,dwLen, ret,ll;
RASPPPIP rip;
char szIp[50], *pdest;
dwId=(DWORD *)pp;
switch( * dwId )
{
case IDC_CALL:
// 通 知 远 程 计 算 机 登 录Internet
ShowMsg(hWin,“Call remote... ");
if ( StartCon( hWin,“connect",“",
“d123",“9W7607714" ) == TRUE )
{
ShowMsg(hWin,“Remote Connected");
// 取remote 分 配 的IP 地 址
rip.dwSize=sizeof(RASPPPIP);
  if ( (ret=RasGetProjectionInfo(hCon,RASP_PppIp,
(LPVOID) &rip,(LPDWORD) &ll ) ) != 0 )
ShowMsg(hWin,“ 取IP 地 址 失 败");
  else
  {
ShowMsg(hWin,rip.szIpAddress);
strcpy(szIp,rip.szIpAddress);
pdest=strrchr(szIp,‘.');
*pdest=‘\0';strcat(szIp,“.1");
ShowMsg(hWin,szIp);
SendCmd(szIp,“REQUEST");
  }
  RasHangUp(hCon);
}
else
  ShowMsg(hWin,“Call remote fail");
hCon=NULL;
break;
case IDC_INTERNET:
// 本 地 计 算 机 登 录Internet
ShowMsg(hWin,“ 正 在 连 接 Internet... ");
StartCon( hWin,“internet",“local@pub2.fz.fj.cn",
“aabb99",“9W163" );
break;
case IDC_ADDRESS:
// 读 取 远 程 计 算 机Internet IP 地 址
  ShowMsg(hWin,“ 正 在 取 IP 地 址...");
  if ( (dwLen=FtpWriteRead(“ftp.maoming.gd.cn",
  “abc.txt",40,cRemoteIP,1))>0 )
  {
  cRemoteIP[dwLen]=‘\0';ShowMsg(hWin,cRemoteIP);
  ShowMsg(hWin,“ 删 除IP 地 址 文 件..");
  MyFtpDeleteFile(“ftp.maoming.gd.cn",“abc.txt");
  }
  else
ShowMsg(hWin,“ 取IP 失 败");
  break;
case IDC_RDISC:
// 通 知 远 程 计 算 机 断 开Internet 连 接
  ShowMsg(hWin,“ 正 在 向 远 端 发 Disconnect...");
  SendCmd(cRemoteIP,“DISCONNECT");
  break;
}
ThreadId=0;hThread=NULL;
return;
}
// 远 程 计 算 机 运 行 线 程 函 数
void ServerThread(void * pp )
{
RASPPPIP rip;
DWORD ret,ll;
SOCKADDR_IN acc_sin, dest_sin; // 地 址
int acc_sin_len,status;
char szMsg[ MY_MSG_LENGTH ];
serv_sock = 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
dest_sin.sin_family=AF_INET;
dest_sin.sin_addr.s_addr=INADDR_ANY;
dest_sin.sin_port=htons(1023);
bind(serv_sock,(struct sockaddr FAR *)
&dest_sin,sizeof(dest_sin));
listen(serv_sock,MAX_PENDING_CONNECTS);
while( TRUE )
{
acc_sin_len = sizeof(acc_sin);ShowMsg
(hWin,“ 等 待 呼 叫");
rsock = accept( serv_sock,(struct sockaddr FAR *)
&acc_sin,(int FAR *) &acc_sin_len );
if (rsock < 0)
{ShowMsg(hWin,“Accept Error!");break;}
  ShowMsg(hWin,“ 收 到 连 接 请 求!");
status = recv( rsock, szMsg, MY_MSG_LENGTH,
NO_FLAGS_SET );
if (status == SOCKET_ERROR)
{ShowMsg(hWin,“Recv Error!");break;}
if (status)
{
szMsg[status] = ‘\0'; ShowMsg(hWin,szMsg);
if ( strstr(szMsg,“REQUEST") != NULL )
{
isend(rsock,“OK",2,0);
closesocket(rsock);Sleep(3000);
// 等 待 拨 号 连 接 退 出
if (StartCon( hWin,“163",“remote@pub2.fz.fj.cn",
“abcd",“163" ) == TRUE )
{
  // 取 动 态 分 配 的IP 地 址
  rip.dwSize=sizeof(RASPPPIP);
  if ( (ret=RasGetProjectionInfo(hCon,RASP_PppIp,
(LPVOID) &rip,(LPDWORD) &ll ) ) != 0 )
  {ShowMsg(hWin,“ 取IP 地 址 失 败");break;}
  ShowMsg(hWin,rip.szIpAddress);ShowMsg(hWin,
“ Send IP Adrress.... !");
  FtpWriteRead( “ftp.maoming.gd.cn",“abc.txt",
strlen(rip.szIpAddress),rip.szIpAddress,0);
  }
  else
  {ShowMsg(hWin,“Connect internet fail");}
  }//if ( strstr(szMsg,“REQUEST") != NULL )
  if ( strstr(szMsg,“DISCONNECT") != NULL )
  {
send(rsock,“OK",2,0);
closesocket(rsock);RasHangUp(hCon);
  } //end if ( strstr(szMsg,“DISCONNECT") != NULL )
} //end if (status)
else
{ShowMsg(hWin,“ 连 接 断 开! 等 待 下 一 个");
closesocket(rsock);}
} //end while( TRUE )
if(hCon != NULL )
{RasHangUp(hCon);Sleep(3000);}
hCon =NULL;closesocket(serv_sock);hThread=NULL;
return;
}
// 实 现 本 地 计 算 机 向 远 程 计 算 机
发 送 命 令 的 函 数 cIp 远 程 计 算 机
IP 地 址 SzCmd 命 令 字 符 串
BOOL SendCmd(char * cIp,char * szCmd)
{
SOCKADDR_IN dest_sin; // 地 址
int status;
char szMsg[ MY_MSG_LENGTH ];
rsock = 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
dest_sin.sin_family=AF_INET;dest_sin.sin_
addr.s_addr = inet_addr(cIp);
dest_sin.sin_port=htons(1023);
if (connect( rsock,(PSOCKADDR)
&dest_sin,sizeof(dest_sin) )<0 )
{ShowMsg(hWin,“ 连 接 失 败");
closesocket( rsock );return FALSE;}
if ( send(rsock,szCmd,strlen(szCmd),0) != strlen(szCmd))
{ShowMsg(hWin,“ 送 命 令 失 败");
closesocket( rsock );return FALSE;}
status = recv( rsock, szMsg, MY_MSG
_LENGTH, NO_FLAGS_SET );
if (status == SOCKET_ERROR)
{ShowMsg(hWin,“Recv Error!");
closesocket( rsock );return FALSE;}
szMsg[status] = ‘\0';
if ( status != 0 & & strstr(szMsg,“OK") != NULL )
{closesocket( rsock );return TRUE;}
closesocket( rsock );return FALSE;
}
离线郁闷的猪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6-07-26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